媒體報導

六安堂參藥行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章出處《百年藥櫃九帖湯》/ 語屋文創工作室
大補調養方:撥開蒸騰的熱氣,紅棗、黑棗、當歸、枸杞、茯苓、黨參等多味藥材浮在黑亮湯液,漫出陣陣淳厚濃郁的藥香,光是聞上便已覺精神百倍。一瓢藥湯,柔順滑潤,甘甜入喉,回韻之時還帶點野味,這野味來自細心調製的調補良藥「二仙膠」,補上加補。這帖用來燉雞補身的大補調養方,用料闊氣實在,味道細膩不苦,其背後傳遞著一間百年藥行始終堅持給客人最好的承諾。
 
踏入現今還保有日治時期風味的迪化街,老字號藥行散佈其中,經營超過百年的卻寥寥無幾,這些老藥行多半古色古香、燈光昏暗,從匾額到藥櫃、藥秤到桌椅,無不散發歷史的光暈。
 
其中,卻有間百年藥行從裡到外,金碧輝煌,毫無陳舊之感,裝潢氣派莊嚴、光亮潔淨,員工制服一致,待客親切,牆上掛著大大的設計LOGO,現代感十足,這便是不斷隨時代邁進的「六安堂」。
 
民國七十年代末,中藥進口解禁,對岸的中藥材開始大批進入大稻埕碼頭,當時藥材下船後的第一站,便是拖往現今的迪化街買賣產銷,全省各地的人都來此採買,這條街上更佇立著許多已站穩腳步的藥行,主宰藥材的價格與通路。
 
此時,一位28歲剛結婚的年輕人,毅然決然踏入中藥買賣的一級戰區,將原本自身在延平北路的藥行,遷入此處,在眾多老同行間殺出一條血路。
 
這位不怕虎的初生之犢,正是將六安堂打造成今日華麗樣貌的第三代傳人──楊世福。
 
不過,這等勇於挑戰的精神,並非楊世福一人獨有,而是存在於六安堂歷代當家的血脈之中。

仁醫兄弟,奔走濟世
 
清末民初,福建惠安有位楊姓醫師,常提著藥箱醫書,騎著馬風塵僕僕地四處替窮苦人家治病,無論急症緩病,把脈開藥皆親力親為。當時時局不穩,百姓經濟困乏,看病之後只能在馬鞍掛下番薯、雞蛋等等物品替代診金。就算百姓付不出任何物品、費用,楊醫師也不甚在意,每一趟出門回家,馬背總掛滿各式「心意」,展示著人們的純樸,也看出醫者的寬慈。
 
這位仁醫名叫楊誠法,在那個人民貧困、軍閥充斥的大時代,不畏局勢動盪,山長水遠地驅著馬蹄,踏遍鄉里治癒著惠安百姓的病痛。
 
1913年,楊誠法與哥哥楊靜如,在福建省惠安縣網川鄉樹林街,決定以40圓龍銀創立中藥房,讓藥材的取得更方便,得以援助更多民眾,就此開始選方製藥與行醫濟世的複合式經營,不用多時便傳開良藥仁醫的美名。
 
現在六安堂店中還存著楊氏兄弟當年取名的對聯:「六脈不調須藥石,安身無恙即神仙。」
 
六脈是指人身六條主要經脈,為氣血行走之要道,六脈不順,便須藥石調養;若能無病無痛、安享天年即如神仙。除各取開頭兩字為店號外,對聯更暗藏中醫「上工治未病」的調養之道,帶出楊氏兄弟期望藉由藥方醫術,帶給客人安享天年的目標。
 
安身在惠安的六安堂,生意越做越大,以此為中心,商行開始聚集開業,一時車水馬龍,百草櫃前四方來客,絡繹不絕。
 
直至國共內戰爆發,國民政府最終撤退來台,六安堂也隨著軍隊一同踏上人稱福爾摩沙的島嶼,準備一切重頭再來。
 
六安傳人落腳臺灣,開枝散葉
 
1949年,六安堂來到臺灣,看準當時台北大稻埕延平北路一帶,有著酒家,餐廳,百貨等各式商行,熱鬧非凡,決定設址於此,並先後在延平北路與饒河街開業,這時第二代傳人楊渭澄,身為楊家長子,接下父親楊誠法的棒子,在新土地上兢兢業業,憑藉著勇氣與技術,胼手胝足地開拓著六安堂的名聲。
 
楊渭澄除了謹慎持業之外,還相當具有商業頭腦。一般來說,地方的傳統中藥行,主要靠當地的地緣客,若能依附在傳統市場附近,便可藉婆婆媽媽買菜買肉路過之際,推廣燉補藥方,讓生意常態化經營。六安堂當時所在的延平北路就具有大型的傳統市場,饒河街更有早、中、晚個時段的市場,可見楊渭澄選址之時就有所考量。
 
應對客人方面,楊渭澄除基本的以客為尊外,更堅持店中夥計都需穿上襯衫,自己亦始終西裝筆挺出現在顧客面前。以當時的中藥行來說,這等裝扮獨樹一格,但並非標新立異,而是他深信堅持藥材品質與深通醫術只是基本,整齊、專業的第一印象,也是獲取顧客信任的重要關鍵。
 
所謂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,這個「重」對楊渭澄來說,應該是內外兼具,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 
望向至今還懸掛在店面中的老照片,尚可見楊渭澄英姿颯颯,衣著隆重在櫃前抓藥的模樣,就可知他對家族志業的重視,以及對自身的要求。
 
除了這套待客哲學之外,楊渭誠還懂得如何製造「意外」,來營造話題達到行銷目的。
 
有天不知是意外或蓄意,楊渭誠突然踢翻一甕貴重的藥酒,甕破之後酒汁四處流淌,陣陣濃厚的藥香隨之滿溢在空氣中,瞬間傳遍街道,許多顧客便循著香氣上門前來求藥。一甕酒換百名客,可說划算至極。
 
六安堂的名號,就在楊渭澄與其太太楊馬麗卿兩人的戮力經營下,日漸響亮,而楊渭澄底下其他楊家弟妹,也憑藉著大哥打下的威望,在萬華、松山、南門、士林、泰山等地,亦用六安堂的名字開設中藥行,六安堂方入臺灣不久,便在二代傳人的勇氣與智慧下,開枝散葉。
 
長期忙碌、不敢懈怠地振興家門,楊渭澄醫人卻忘己,自己與太太積勞成疾,雙雙早逝。當時長子楊世福,面臨著接下父祖志業的巨大壓力,竟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。
 
延平北路老店開幕
延平北路老店開幕








延平北路新廈落成楊森將軍蒞臨剪綵


松山饒河街店


第二代店主楊渭澄先生




第二代店主夫人楊馬麗卿女士
 
不入虎穴焉得虎子,三代傳人的勇猛果敢
 
楊渭澄的長子楊世福,打小就被父親選中,必須繼承祖上志業。從懂事識字起始,便在父親的指示下開始背誦各種藥經、藥訣,稍大一點就被派去學習辨藥、切藥、製藥等過程,在中藥知識與經驗的灌輸下,楊世福雖小卻習得大量經驗。至於醫術方面,當時店內有三位老中醫駐診,父親讓他在醫師把過患者脈後,自己再把一次,並跟醫師說出患者的脈象與相應的病症。
 
如此每天高壓地「面試實習」,在起伏緩急的寸脈之間,楊世福對人身的寒熱、虛實,用藥的君臣佐使,在前輩的引路之下,漸漸從熟稔臻至專業,也讓他之後考中醫檢定時順利及格。
 
楊渭澄嚴厲的教導,讓本就勤奮幹練的楊世福,更快能獨當一面,高中畢業後便回店裡幫忙。對學業有所寄望的楊世福來說,不能繼續向上深造,心中不免有些遺憾,但看著弟妹因家中經濟穩定,亦不需操心承接家業問題,一個個都念到大學、研究所,也算是撫慰了自己那顆曾經追夢的心。
 
24歲的楊世福,站在櫃檯後,已儼然一副老闆的穩重模樣,婚後更與太太兩人一起扛下家族招牌。而父親驟然去世,也讓他開始以店主的立場,思忖著藥行未來的走向。
 
臺北西區在1970年代,由於都市計畫以及人口移動的走向,延平北路一帶開始漸漸沒落。身為六安堂的指定傳人,楊世福也早早看見了這一趨勢,地緣客的生意無法長久,若要永續經營,就必得踏入擁有全臺客源聚集地的處所。
 
1987那年,年方28歲的楊世福認為,想讓品牌永續經營,一定要進入迪化街這個中藥材集散地的一級戰場,遂將六安堂延平北路總店,遷至「迪化街」,一腳踩入高手雲集、老店環伺的商業戰場。
 
殺出血路,楊家獨有的生意腦袋
 
日治時期,迪化街被稱為「永樂町通」,此處有間名聞遐邇的臺灣人糕餅店「寶香齋」,老闆余傳爐先生將之經營得有聲有色,義美的祖父高番王20歲-44歲間,即在寶香齋任職,從學徒升遷至店長,後於1934年集資創立義美商行,許多當時名人如辜顯榮、林獻堂、許丙、羅萬等人都是余老闆老友常客。
 
寶香齋的原址就是今日六安堂的所在,距離大稻埕信仰中心霞海城隍廟僅有幾步距離,楊世福相中此一具有歷史意味的地點租下,將整間藥行移至迪化街的南街上,準備在這悠久又精深的交易市場上大展拳腳。
 
當時正值民國76年,蔣經國宣布解嚴,以往中藥材統一控制在中藥公會的配給制度鬆綁,對岸大量的藥材得以傾銷過來,導致中藥的價格急速下跌,當時藥商都稱此為「藥災」。
 
雖名為「災」,但對當時的中藥行與民眾來說,無疑是件好事。藥材數量不再被限制,親民的價格也讓大家樂意來抓藥補身,照理說楊世福如此精準判斷時局,就算來到藥行戰場,應該生意也不會難做。
 
傳統交易市場的鐵則,只要是同行競爭若貨物差距不大,總是先到先贏,先到更可以控制通路。楊世福這20幾歲的毛頭小子,根本不被當地老藥行放在眼裡。
 
老店們把持著通路,多半不願將多的藥材賣給剛來的六安堂,更遑論介紹客戶。楊世福為了突破重圍,在那個電信還不普及的時代,於店門口申請設置了公共電話,並在電話旁擺放多款又是家家常用的藥方帖子,標上低於市價的金額,再找人放出成本買賣的銷售消息。
 
不管在哪個年代,價格永遠都是消費者考量的第一基準,特別在早期全民節儉的臺灣更是如此。
 
楊世福此計一出,店門大排長龍,人人買了便宜又兼具品質的藥帖,便拿起門口電話,相報給親朋好友。幾月下來門庭若市,不只迎來了生意,也獲得老店們的肯定,楊家傳人特有的行銷頭腦,讓楊世福得了裡子也贏了面子。

超前部屬,六安堂的老店現代化之路
 
走了成功的第一步後,楊世福更趁勝追擊,在六安堂鋪中開立中醫診所,讓醫、藥合一,一方面確保客人獲得全面性的照護,一方面也讓藥材的銷售更有保障。此外,他深知為了價格而來的顧客,總有一天會因為價格而去。楊世福瞄準金字塔頂端客戶,設立六安極品燕窩行,啟動推廣高級藥材及食材的未來經營策略,同時也是為了建立藥行特色,開始向高級中藥材、食材商進貨。
 
避開削價的惡性競爭,楊世福寧願保留品質留住客人,他將藥材分出等級,比如粉光蔘,有一斤兩萬、七萬到十幾二十萬。一般藥店不會準備這麼多,但因為六安堂擁有各種經濟階層的客戶,所以流動較容易,更可以保證藥材新鮮不變。特色建立起來後,廠商有好貨,也總是第一個送往六安堂,雖然售價較其他商家來得高一些,但由於顧客食用後,便知其品質之優良,回購率居高不下。
 
不到幾年的時間,楊世福便買下了這間屋子,讓六安堂真正地紮下藥根,在此繁茂的生長起來。
 
1990年代末期,網路才剛面世,楊世福敏銳的經營神經,就意識到這將是未來交易的趨勢,便著手布局網路通路,並開始多角化經營。不只販賣藥材補劑,更加入許多高級食材、冷凍食品的商品項目,推出郵政劃撥服務,網上或電話訂購方便宅配送達。
 
這在現今理所當然的消費方式,在近二十年前,卻是相當具有洞見的冒險與嘗試。
 
若要說楊世福唯一失算的策略,也是因為他的眼光太過先進所造成。約莫15年前他就推廣買藥材送環保袋,保鮮盒的方針,只是礙於當時環保意識尚未抬頭,這一領先業界10幾年的想法才告吹。
 
在店鋪的設計與思考方面,楊世福也與他人想法相異,自從來到迪化街,一反中藥行在空間與物件上保留古味的傳統思維,不斷地更新店鋪。在2009年甚至全面拆除重建,對店內的裝潢設計都親力親為,每一個擺設跟變動,都與設計師再三討論後定案,每個櫥櫃、長廊與桌椅,都經過自己用魯班尺細心的丈量,每一個公分數字背後代表的絕對都是吉祥、富貴,牆上代表品牌的LOGO也由楊世福親自設計。如此精密與慎重的工程,終於在2012年完成,歷時三年,成為了今日華美氣派的六安堂樣貌。
 
楊誠法在惠安打開六安堂的歷史,楊渭澄則是在台灣把六安堂開枝散葉,楊世福更以新穎的思維,將六安堂做得更現代化,三代都用自己獨特的經營方針,隨著時代脈動前進,唯一不變的是慎選藥材,並自行用古法炮製,隨著爐火煉出的不只是良藥,還粹鍊著那顆從祖上傳承下來的仁醫之心。
 
但當政府法規轉換,導致產業的寒風吹起,六安堂又要如何繼續走出新路?

 


 
政策轉換,奏起的中藥行悲歌,唱出六安堂的哀愁
 
臺灣90年代以來,政府多項醫療政策重新制定,卻敲響中藥行凋零的喪鐘。
 
比如健保設立雖讓人民看診、藥費得到補助,卻不包含傳統中藥,只補助藥廠的科學中藥,並規範中藥行不得自行調藥,或傳播藥方療效。加上93年後再也不發中藥藥商證,讓中藥行面臨無證經營的窘境,20幾年來中藥店家數字不斷下降,每年以200家結束營業的速率,顯示市場萎縮不斷惡化,時至今日仍沒有止息。
 
1992年出生的楊凱宇,是楊世福的長子,其成長過程正好就是傳統中藥產業走下坡之時。
 
中藥傳統中治病去瘀的藥酒,也因法規限制酒類不得私釀販賣而被禁止,楊凱宇印象中某次政府官員前來檢查,店中放置的藥酒就被官員盯上,警告不得販售,但在父親這等傳統醫者的心中,藥酒跟一般飲用酒的差異甚大,如今變成客人選藥才能泡製,如此一來,藥品的輪轉率跟著變差,無法先行製作,相當耗時費工。
 
中藥行傳統製作的藥丸,也因不得調藥的規定,無法先行製造,只能等客人來訂,方可處理。楊凱宇不解地說:「像大家都知道的六味地黃丸,就不能先做,政府認為必須通過大廠的科學中藥檢驗保證,而我們這自己遵循古法祖方,千百年來都證實有效的做法,為什麼就不行呢?而且大廠的這些藥方不就是先從我們中藥行出去的嗎?」傳統中藥行多半賺的都是工錢,許多炮製跟客製的藥,如今都礙於法規難以進行,自然利潤也大幅降低。
 
在楊凱宇的心中,中藥很多藥方都有千年歷史,意味著它們也有千年的臨床實驗,古往今來千萬人服食都具有效果,為什麼時空一轉,要讓人如此看待?反倒是現在市面上大廠商在賣的四物飲等,主打古方改良的保健品,在他眼中看來不止古方不足,甚至有許多現代化學物質添加,要他飲下都不太敢,但是傳統實在的四物湯卻沒人想碰。
 
近年,法規更針對藥品、食品內容說明加強取締,但條文不斷的改換,讓中藥行無所適從,特別是療效的字眼更是禁忌。採訪時楊凱宇苦笑道出:「我們都很緊張,不知道現在法規到底是怎樣,如果被認定有問題,上游的藥材也會全部被搬走,很可怕。」
 
說到這裡,楊凱宇想起父親曾說的一件趣事,相當諷刺。
 
六安堂早期有帖良方叫「健步丸」,專治膝蓋無力癱軟症狀,有位客人買回去給自己母親吃,一吃見效,原本走路都有點吃力,服用之後居然可以爬上樓梯。客人不信中藥有此功效,認定摻了西藥,通報政府官員,檢驗之後並無任何西藥成分,該官員還自己買了回去給家人吃。
 
父祖傳下的良方,卻在政策的制定下,無法再度面世。時間一長,等知曉做法的師傅們都離去,便將永遠失傳。
 
楊凱宇印象中小時候父母忙碌非常,客人接續不斷,自己的童年常在安親班度過,雖然生長在藥行之中,但父親態度開放,不像祖父般嚴厲,從未叫他未來準備接掌家業,因此也未逼他學習中藥知識。在其高中畢業之時,家中生意已受環境轉換影響甚鉅,父親卻未請他幫忙店務,反倒問他要不要去日本留學看看世界。
 
楊世福童年刻苦的學習,以及後來放棄學業接下招牌,將自己人生最精華的片段,都無私轉換成六安堂的榮光與名望,就算在祖業面臨挑戰之時,但仍不想將自己選擇承擔的人生,丟給孩子,而是讓孩子自由去選擇未來。
 
二十五歲立志定向,四代傳人回頭接手六安堂
 
採訪當天,六安堂第四代傳人楊凱宇,一頭時髦捲髮,穿著筆挺襯衫,腳踏一雙編織皮鞋。如果不說,恐怕沒人想得到他是百年藥行的經營者,這應該也與成長歷程有關。
 
有別於其他自小學藥的傳人,楊凱宇小時候,頂多六日到店裡幫忙,其餘生活則與各地莘莘學子相同,無非就是唸書升學,如果有空再想想未來。
 
「去完日本之後,發現還是回家好,我看朋友們20多歲出去也是滿頭包,而且六安堂的招牌這麼重要,如果有資源、有想法可以弄得更好,我為甚麼不回家?這是一種自發感,比被規定好得多。」楊凱宇輕鬆地說著,卻也暗暗道出年輕人面對目前經濟環境的無奈。
 
2016年從日本留學完回國結婚,楊凱宇服完兵役後,為補足承繼家業該有的中藥知識,便與太太24小時待在店中與父母和資深員工學習。被問起哪些過程最感辛苦,楊凱宇只笑笑地說,甚麼都辛苦,特別是記藥名以及效用這種本該在孩童記憶力強盛時下的讀背功夫,令他苦惱,更別說辨別藥材不同與品質時,需要長年培養出來的感官經驗,更是難上加難。
 
說完他便請太太抓了兩味藥材放在我們眼前,兩種都有如樹皮,形狀大小與紋路也基本相同,楊凱宇說一味是續斷、一味是防風,兩者的差別只在顏色深淺不同,還有些藥材幾乎完全相似,需運用到嗅覺甚至親自吃食材可辨出差異。一旦看到藥材的顏色過於鮮豔,再加上近聞有股刺鼻味道,就表示這藥材可能薰過硫磺來保持顏色,偽裝成新鮮貨,但硫磺有毒性,絕不能使用。
 
勤奮學習的補強知識之外,楊凱宇也如代代的六安堂傳人一樣,有著不同於他人的勇氣與獨特的經營思維,在他心中漸漸發酵。
 

「我們要一直改變,因為我們要向前走。」
 
一般中藥行憑藉補冬的文化傳統,業績多半在冬天最高,夏季最淡。而六安堂在楊世福與楊凱宇的多角化思維底下,連結許多額外的食品品項,讓生意沒有所謂的淡旺季之分,舉凡各種冷凍食品、高級食材、休閒食品、禮品都納入業務範圍,稍稍降低那受法規衝擊的程度。
 
楊凱宇和父親也考量到中藥客層老化的問題,不斷思索如何讓年輕人接觸中藥,進而一起設計出中藥茶包、草本藥浴甚至美容面膜等產品,試圖重新詮釋中藥的面貌,進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。迪化街近年來文創產業進駐,楊凱宇積極地與地方文創產業的配合,在2017年與街上其他中藥行舉辦第一屆「本草派對」,推出各式中藥飲品,讓年輕人來這跳舞放鬆之虞,親身體驗中藥的文化與美好。
 
除了國內市場經營方式的改動,楊凱宇更借用自身留學的經驗,將店中的補藥配方轉換成日文介紹,搭配上在日本的人脈,積極將自家的藥品外銷日本,順便推廣大稻埕歷史文化,帶動日客來訪,目前已有多家日本節目聞名而來拍攝。
 
「我們絕不守舊,要往新時代走,我父親現在退居幕後,除一些帳目以及藥材品質的看管以外,甚麼都放手讓我嘗試。如果我有經營方向的問題問他,他常跟我說『你就去做啊,我們要一直改變,因為我們要向前走。』」楊凱宇說起父親這句話,心中滿是感激。
 
翻開六安堂藥簿,滿滿祖上傳下的方子,幾乎從頭治到腳,從小補到大,無論男女症狀都有相應的藥帖,每帖藥後面都有著父祖醫治病人的故事。楊凱宇看在眼中,更加下定決心,無論未來多麼艱難,這塊百年傳誠的招牌,一定要像父親所說的繼續向前邁進。

歷代傳人一覽

第一代 楊誠法(1902-1972)、楊靜如(1897-1959)兄弟
第二代 楊渭澄(1930-1983)
第三代 楊世福(1959-)
第四代 楊凱宇(1992-)



台灣真棒節目採訪



名人蒞臨